在診療過程中,我們偶爾會發(fā)現(xiàn)梅毒抗體陽性的患者,這樣的患者到底有沒有感染梅毒?實驗室是怎樣來進行梅毒檢測的?什么樣的患者具有傳染性需要注意防護?
梅毒螺旋體血清學試驗的基本原理
這種方法采用梅毒螺旋體提取物或其重組蛋白作為特異性抗原,檢測血清中抗梅毒螺旋體 IgG 或 IgM 抗體,其敏感性和特異性均較高。
包括:
梅毒螺旋體顆粒凝集試驗(TPPA)
梅毒螺旋體血凝試驗(TPHA)
熒光螺旋體抗體吸收試驗(FTA-ABS)
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ELISA)
化學發(fā)光免疫試驗(CLIA)
快速檢測試驗(RT)
選其中一種進行檢驗。
非梅毒螺旋體血清學試驗原理
非梅毒螺旋體試驗主要是以心磷脂、卵磷脂及膽固醇作為抗原的凝集試驗。非梅毒螺旋體血清學實驗包括:
性病研究實驗室玻片試驗(VDRL)
快速血漿反應素環(huán)狀卡片試驗(RPR)
甲苯胺紅不加熱血清試驗(TRUST)
選其中一種進行檢驗。
現(xiàn)大多數(shù)醫(yī)院常見的檢查方法為 RPR 和 TPPA。
有的醫(yī)院會選擇檢測梅毒螺旋體抗體(TP-Ab),但該方法假陽性率較高,意義大致等同于 TPPA ,僅能說明患者感染了或者感染過梅毒并產生了抗體,因此此項陽性的患者想確診需增加 RPR 或 TRUST 的檢驗。
梅毒血清學檢查及其臨床意義
我們對試驗項目進行一下精簡解讀:
采用隨機組合的方式進行歸納,因此我們得出結論:
梅毒的確診需要 TPPA 和 RPR 兩項指標同時陽性,單一指標陽性或者抗體陽性均不能確診為梅毒,雙陽需要及時治。
既往感染梅毒,TPPA 可能會終身陽性;
少數(shù)經過抗梅治療的病人 RPR 可在低滴度維持很長時間,即達到血清固定;
感染早期 RPR 檢測不到。
感染梅毒早期 RPR 檢測不到,僅出現(xiàn) TPPA(+),應加強對 RPR 的監(jiān)測,一般感染后的 4~6 周即可轉(+)。
補充知識點
RPR 血清固定:早期梅毒經治療后 RPR 血清滴度可下降或轉陰,但有的人 RPR 滴度從 1:128 降到 1:1、1:2、1:4 或 1:8,降低到一定程度就不降了,保持在比較低的陽性水平上,表示患者梅毒治愈,沒有傳染性。
胎傳梅毒的診斷: 新生兒 RPR 滴度是母親的 4 倍,或 3 個月后滴度不下降。
確診梅毒后要上報。
特殊人群的檢查
1. 老年人群(特別是 80 歲以上)的梅毒抗體陽性率要高于其他人群。
但許多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試驗和/或非梅毒螺旋體抗原血清試驗呈陽性的老年病例并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
這可能是既往感染或隱性感染的情況,也可能是檢測方法的假陽性所致,但一般情況下很難明確區(qū)分。
實驗室應明確記錄檢測結果,并建議臨床根據(jù)實際情況進行處理。
2. 晚期妊娠時,少數(shù)情況下可突然出現(xiàn)梅毒特異性抗體和/或反應素陽性,應提醒臨床注意既往梅毒感染復發(fā)或假陽性的可能性,并進行隨訪觀察。
小結
綜上所述,篩查發(fā)現(xiàn)梅毒陽性的患者不一定真的感染梅毒,有可能是既往感染梅毒治愈或是假陽性結果(尤其是老年人群具有更高的假陽性率)。
具體結果要看醫(yī)院篩查時候應用的哪些項目。如果高度懷疑患者梅毒感染,必要時可以請萬能的會診幫忙。
不過遇到篩查陽性的患者,一定要做好相應的防護措施,畢竟萬一職業(yè)暴露,說是手術時候被扎了,不知道會不會有人信.....
部份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聯(lián)系刪除